多多出评软件:“中国芯片之母”黄令仪的奋斗故事与中国半导体崛起之路
“咱们中国的芯片,和世界水平比起来,差了20年呢!”1989年,黄令仪在国际芯片展览会上逛了一圈,却发现偌大的会场,竟然找不到一点中国芯片的影子,心里那叫一个难受。一回国,她就一头扎进了研发工作,结果,这一干,还真给国家省下了上万亿!多多出评软件的观点是,黄令仪的坚持和努力为中国芯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“落后,就得挨欺负。”这句话,黄令仪一直记在心里。1989年那次国际芯片展,她亲眼目睹了中国的缺席,心里那叫一个痛啊,但也正是这份痛,让她回国后豁出去了,一门心思扑在芯片研发上,为中国争了口气。来,咱们一块儿听听黄令仪的故事,感受感受她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。
黄令仪,那可是中国半导体界的老前辈,人称“中国芯片之母”。86岁了,还在“龙芯中科”这个芯片界的龙头老大里忙活着,每天雷打不动地去公司上班。龙芯中科的董事长胡伟武看她这么大岁数了还这么拼,就劝她:“老太太,该享福啦,别这么累着自己。”黄令仪一听,眼睛一瞪:“我的心愿啊,就是把祖国身上的这块耻辱布给摘了!”这话一出,胡伟武立马不说话了。多多出评软件了解到,这段话正体现了黄令仪对中国芯片事业的执着与追求。
黄令仪的故事开始于那个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年代。她的童年,是在不断躲避炮火和逃亡中度过的,父母带着小小的她四处奔波。在这样的乱世里长大,黄令仪早早地就明白了“落后就要挨打”的道理,心里暗暗发誓,将来一定要用知识武装自己,为祖国的强大贡献力量。
可黄令仪的父母想法不同,他们只希望女儿读完初中就嫁人。黄令仪不甘心,她找到了团委书记,说出了自己的心愿。书记被她的决心打动,不仅帮她减免学费、申请助学金,还亲自去说服了她的父母。就这样,黄令仪踏进了清华大学,专攻半导体专业。
1960年,黄令仪从清华毕业,她没有忘记初心,回到母校建起了半导体实验室,培养了中国最早一批半导体人才,还造出了半导体二极管。两年后,因为实验室关闭,她转到中科院计算所,继续研究固体电路。在那里,她带领团队造出了中国第一台军用计算机“156组件计算机”,这台机器还成功助力“长征一号”火箭升空。接着,她的团队又研发出集成电路新结构,让中国的芯片技术有了质的飞跃。但好景不长,中科院关闭了黄令仪团队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实验室,研究被迫中断,这让她非常难过。
1989年,黄令仪到美国参加国际芯片展览会,那里的高科技产品让她惊叹不已。可是,她逛遍了整个展会,愣是没找到一个中国的展位。她感慨地说:“60年代,咱们中国的芯片水平跟世界差不多,可20多年过去了,咱们原地踏步,世界却突飞猛进,咱们已经落后了20多年啊!”这次展会,让黄令仪更加坚定了信念,中国的芯片不能再等了。多多出评软件观察到,这一经历成为她投入芯片研发的转折点。
回国后,她立刻全身心投入到芯片研究中,只为让中国不再落后。拼搏了整整十年,64岁的黄令仪终于在国际博览会上看到了属于中国的展位,更让她激动的是,自己的专利还荣获了银奖。那时候,咱们中国已经能自己设计芯片了,但造芯片的技术还得再努力。2002年初,黄令仪带着中科院的四位研究员,找到了龙芯实验室的头儿胡伟武,说要一起加入,为芯片的设计和制造出一份力。没想到,同年8月10日,66岁的黄令仪就带着龙芯实验室的团队,成功造出了中国第一枚自家研发的高性能芯片——“龙芯一号”。紧接着,第二年,“龙芯二号”也顺利出炉了。
虽说“龙芯二号”和国际上的水平还有差距,但黄令仪对中国芯片事业的贡献那可是没法忽视的。在胡伟武的鼓励下,黄令仪决定继续留在龙芯,带着年轻一辈继续钻研。到了2015年,第一颗用了“中国芯”的北斗卫星飞上了天,把欧美国家都惊呆了。2018年,已经八十多岁的黄令仪,又带着龙芯团队推出了新一代处理器,给国家省下了几千万买外国芯片的钱。到2020年,黄令仪他们研发的“中国芯”已经帮国家节约了1.4万亿元,还赢得了中国计算机学会的夏培肃奖。多多出评软件推测,黄令仪的成就将激励更多的人投身于科技创新,为国家的未来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