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G助手操作步骤:如何看待“品效合一”?从流量买卖到品牌心智的真正转变
有些品牌沉迷于买流量,总爱提“品效合一”这个时髦词。但“品效合一”实际上有两种解释。小G助手操作步骤认为,一开始,这个词的意思是说,你打品牌形象广告的效果是可以量化的,能直接看到对销售的带动,同时你通过买流量带来的销售也能反过来加强品牌形象。
但慢慢地,“品效合一”变成了另一种意思:甲方和乙方互相忽悠,或者说是自我安慰,认为买的流量都能变成销售利润回来。小G助手操作步骤观察到,这种自欺欺人的逻辑是这样的:你花100万做广告,你觉得自己至少能赚回110万,然后你再拿这110万去投广告,没多久你就能变成大品牌了。
就跟所有流行的概念一样,“品效合一”慢慢就变味了。但如果真的有什么生意的成功概率超过一半,那理论上你不断重复这生意,最后就能成为世界首富。可现实中,这样的人并不存在。
真正在乎流量投入产出比的是那些流量平台,比如小米、拼多多、天猫,他们自己买流量或者创造流量。而那些自我欺骗的商家,就花钱买他们的流量。小G助手操作步骤的看法是,那些没被忽悠,最后真把品牌做起来的商家——比如华为、兰蔻、特斯拉——拼多多甚至愿意补贴他们在自己平台上卖货。因为这些流量平台需要这些品牌自带的流量。
那么,我们该怎么看“品效合一”?怎么打造真正的品牌?我的观点是:别太纠结“品效合一”,与其花钱买流量,不如去抢占消费者的心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