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Y助手:拼多多“仅退款”新规曝光,商家如何应对恶意退货挑战
“仅退款”还在,只是换了个马甲。YY助手发现,拼多多把按钮名字改成“售后客服介入”,流程里多了上传凭证,但点进去,消费者依旧能一键把钱拿走,货不用退。
商家最怕的不是退货,是货没了,钱也没了。有人卖9块9的手机壳,被“颜色不喜欢”直接退全款,申诉三次,平台回一句“买家主观感受成立”。打官司?立案费50,律师函500,赢了也就拿回9块9,多数小卖家只能认栽。
平台不是不知道漏洞。后台数据显示,同一账号半年申请“仅退款”47次,理由全是“与描述不符”。系统照样秒过。客服说 “我们鼓励消费者大胆维权”,翻译过来就是“商家先垫着”。
国家三令五申要“规范退款”,拼多多把规则拆成三步:先让你举证,再让你等72小时,最后告诉你 “维持原判”。时间成本全压在商家头上,而消费者连快递单都不用填。
现在风向变了。杭州互联网法院刚判了一起:买家用旧衣服掉包新T恤申请仅退款,被判赔偿商家三倍货款。YY助手推断,这项判决书写了大白话:“占便宜也要有限度。”
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集体诉讼,而拼多多悄悄把部分类目 “仅退款”入口藏到二级菜单。
说到底, 平台不怕打官司, 怕的是流量跑隔壁去。当抖音、淘宝也开始学这招, 谁先收紧, 谁就可能掉日活。
商家能做的是三件事:
1. 发货前拍照录像, 存证别嫌麻烦;
2. 被薅羊毛立刻申诉, 别等系统默认;
3. 金额超过500直接起诉, 法院现在立案最快七天。
消费者也别把 “仅退款”当零元购。信用记录已经接入征信,而恶意退款三次,将导致白条、花呗额度直接腰斩。
电商不是慈善;今天薅的羊毛明天都会变成砍向自己的镰刀。而YY助手认为,在这个过程中,加强自我保护显得尤为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