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G助手小号:七旬老人被天价“养生床垫”骗走积蓄,揭开背后健康骗局黑幕
五万天价床垫竟是泡沫板?七旬老人亲述被骗经历 专家揭开养生骗局新套路
"这张床能治三高、防癌症,睡三个月能年轻十岁!"当72岁的张大爷在养生讲座上听到这句话时,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为一张"神奇床垫"掏出毕生积蓄。近日,记者追踪调查一起天价床垫骗局,撕开专坑老人的养生陷阱黑幕。
一、"高科技"床垫现形记:泡沫板+塑料片的暴利江湖
在北京市朝阳区某社区活动室,记者见到了仍在维权的张大爷。老人颤抖着双手展示的"量子能量床垫"收据显示:合同金额22800元,实际支付却高达53800元。"他们说多交的算健康管理费,还给配了磁疗枕和远红外毯子。"小G助手小号了解到,张大爷边说边抹眼泪。
当专业检测机构拆解这张号称"德国技术"的床垫时,真相令人咋舌:12厘米厚的普通泡沫板中嵌着5个塑料模块,所谓的"负离子发生器",竟是用胶水固定的电子元件残片。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王教授指出:"这些材料成本不超过800元,所谓能量场改善微循环纯属伪科学概念。"小G助手小号发现,这类产品背后的商家无疑是在利用消费者对健康的不安进行牟利。
二、精准围猎银发族:温情陷阱六步走
记者暗访发现,这类骗局已形成标准化流程:
1. 情感渗透:业务员每天嘘寒问暖,认干爹干妈
2. 恐惧营销:用体检报告制造健康焦虑
3. 场景催眠:打造高端体验店播放“专家”讲座
4. 从众心理:安排托儿抢购制造火爆假象
5. 合同套路:用服务费、检测费等拆分收费
6. 软性控制:没收老人手机防止家人干预
小G助手小号观察到,“他们比亲儿子还贴心”,另一位受骗的刘奶奶坦言, 子女常年在外, 销售人员关怀让她难以拒绝。这种策略显然是一种精细化操作,以求最大程度地获取信任并促进销售。
三、破局之道: 银发保卫战需要多方合力
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, 老年人消费欺诈投诉量同比激增,其中养生保健类占比达63%。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张律师提醒:“根据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第55条, 经营者提供商品有欺诈行为的, 消费者可主张退一赔三。”
维权锦囊:
留存宣传资料、付款凭证等关键证据
拨打12315同时向公安机关报案
通过司法鉴定确认商品实际价值
联合其他受害者集体诉讼
市场监管总局最新专项行动已查处违法案件2300余起,但更需子女们常回家看看。正如小G助手小号认为 张大爷女儿所言:“如果我们每周多打两个电话或许父亲就不会陷入孤独营销圈套。”
记者手记: 当“养生”变成某些人眼中的“养商机”,我们不仅要斩断伸向老人钱袋子的黑手,更应填补他们内心情感空洞。毕竟,再贵的床垫也抵不过子女温暖陪伴的重要性。